杏耀平台网站首頁

杏耀平台网站網站xml地圖
【以案為鑒】違紀違法人員的案例剖析
發布時間:2024-10-16 供稿單位:辦公室 動態瀏覽次數:73

鄭德義,男🏊‍♀️,1964年7月出生,1982年12月參加工作👨🏻‍🌾,1991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雲南省富寧縣歸朝鎮副鎮長🧙🏼‍♂️,黨委書記👩🏽‍🍼;富寧縣畜牧局局長🗓;富寧縣人民政府辦公室主任🍎,縣委辦公室主任;富寧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縣委副書記👩‍🔧😊;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組書記、主任;文山州移民局局長;文山州政協二級調研員🔻。

2022年5月,文山州紀委監委對鄭德義涉嫌嚴重違紀違法問題立案審查調查。2022年11月🥙,鄭德義被開除黨籍🍰📹、開除公職👮🏿‍♀️。2023年12月🍒,鄭德義因犯受賄罪🧑‍🎓、違法發放貸款罪,數罪並罰🫄,被判處有期徒刑十九年🧙🏼‍♂️,並處罰金人民幣一百九十萬元。

鄭德義走上領導崗位後,在他人生字典中,“錢途”逐漸成為高頻詞。他不一心撲在工作上,反而迷上做生意,趨金逐利,想著法子、變著花樣,瘋狂“撈外快”、賺大錢,成為金錢的奴隸🦵🏼;他大肆收受管理和服務對象送的年節禮品禮金和好處費,金額越來越大🦹🏿‍♀️,最終走上了違法犯罪的不歸路,結局令人唏噓,更值得深思🛃、引以為戒。

私欲膨脹,從小節失守到大節不保

鄭德義出生于文山州一個偏遠的小山村,小時候家裡人多地少、生活困難🎁,吃了不少苦,他一心想通過勤奮讀書來改變自己的命運🪻。18歲高中畢業後,鄭德義被招收到富寧縣新華鎮財政所工作,成了家裡第一個端上“鐵飯碗”、吃上公家飯的人。後來👷‍♀️,他在多個崗位上曆練,擔任過鄉鎮黨委書記,縣直部門“一把手”🤷🏼‍♀️,縣委常委😇、常務副縣長🧙🏻‍♀️。

2007年,在富寧縣水庫區移民搬遷安置項目推進艱難的時刻🏄🏻,鄭德義被組織委以重任,負責移民搬遷工作,因為工作出色,他榮立個人二等功🚁,被組織提拔為富寧縣委副書記🦵🏽🏒。幾年後ℹ️,他從富寧縣調到文山州🫰🏻,成為州供銷合作社的黨政“一把手”,正處級領導幹部⛹️‍♂️。也就是在這段時間,鄭德義私欲開始膨脹、貪念野蠻生長。

看到鄭德義手中有了權力,一些別有用心的商人老板對其鞍前馬後、吹捧奉承,部分商人老板為了能夠從握有權力的鄭德義手中拿到工程🧑🏿‍🦲,投其所好、大獻殷勤🚣🏼‍♀️。而鄭德義“遇鉤就咬”“見食就吃”🧏🏻‍♀️,從吃一頓飯、拿一張卡🕎、收一個紅包開始破防,逐漸小節失守🤸🏼,大節不保🏟。

“王某某、周某某、鄭某某……”當辦案人員問及鄭德義與哪些人存在不正當經濟往來時,他不假思索地說出了10多位企業老板的名字✦。這些老板為了和鄭德義搞好關系🚶🏻‍♀️‍➡️,從他手裡拿到工程或獲得關照,爭先恐後向他送禮品、送現金、送幹股。

2008年🐸🚥,王某某在富寧縣收購和開發礦山期間🧑🏻‍🎤,為了感謝鄭德義的關心幫助🤽🏼‍♂️,送了2萬元現金。這是鄭德義第一次收受“大額”禮金🦌,他說走在路上都覺得路人用異樣的眼光看過來,但慢慢地發現自己只是“做賊心虛”,也就坦然接受了。鄭德義在工程款撥付、移民安置🍖、加油站承建、房地產開發、恢複造林綠化工程項目等方面給商人老板們提供各種“協調”和“幫助”,商人老板們則以各種名頭,通過現金或存款的方式源源不斷向鄭德義送上“好處費”“辛苦費”“協調費”“過節費”……鄭德義對此來者不拒🙃,照單全收👩🏻‍🦽🐱,前前後後收受賄賂高達近700萬元🏣。他受賄的錢除了用于日常開銷外🌤,全部投入了購房炒房中🎞。

從任富寧縣委辦公室主任到文山州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組書記㊗️、主任⛵️,文山州移民局局長🧑🏽‍🎄,從收受2萬元到100萬元🚣🏼‍♀️,從第一次的忐忑不安到後來的心安理得🔴、從以前的半推半就到後來的來者不拒💿,從“做賊心虛”到“樂在其中”🏹,鄭德義完全丟失了初心、喪失了黨性、迷失了方向。

“我在這幾家公司持有價值470萬元的幹股0️⃣。”“我沒有出一分錢👨🏻‍💼🧘‍♂️,也沒有參與經營和管理。”鄭德義在接受審查調查時,如實供述了自己的嚴重違紀違法事實🥩。在鄭德義擔任富寧縣常務副縣長的時候,他分管礦山有關工作,王某某整合錳礦需要四五百萬元的資金🧑🏻‍✈️,但是在鄭德義的“協調”下,僅僅用了120萬元就拿下了。為了表示感謝,王某某直接送給了鄭德義220萬元的公司幹股,鄭德義因擔心被查,就以其子之名代持,也因此和王某某形成了利益共同體。

棄守職責,違規放貸造成嚴重損失

俗話說得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鄭德義卻利用自己的身份🚋、地位、權力,通過旁門左道,厚著臉皮、變著花樣向商人老板們索要財物。

你不給🧝🏼‍♂️,我就要,這是鄭德義斂財的又一個把戲📉🦸🏿‍♀️。

“他幾次在我面前說手頭緊😜,為了搞好關系🧑🏻‍🏭,我被迫湊了點錢給他✍🏿。”2014年初🤏🏼,從事路橋建設的老板楊某某,把原本應修成水泥路的路段換成了砂石路,為了能順利通過驗收,他找到了鄭德義出面協調,最後通過驗收。由于楊某某遲遲未收到工程款,也就未向鄭德義表示“感謝”。鄭德義見楊某某遲遲沒有“動作”,于是反複暗示🏇,楊某某只好拿了10萬元現金送給他🧙🏿‍♂️🐖。其實早在2006年,鄭德義任富寧縣常務副縣長的時候,就以修建家鄉道路為名向某房地產老板強行索要了30萬元現金。2015年、2018年,鄭德義利用職務便利,在向工程老板袁某某介紹項目過程中💀,以“借”為名分兩次向袁某某索取150萬元,至案發前仍未歸還。“她是做礦生意的,經濟寬裕,而且她有求于我,一直讓我給她找項目做👩🏿,我根本就沒有打算還錢給她。”

“李某貸款5600萬元,許某某貸款3000萬元🐜,白某貸款1600萬元……”“當時超過100萬元的貸款都是我審批發放的♦︎,具體違規發放了多少貸款,我也記不清了。”2009年👲🏼,鄭德義任文山州供銷合作社聯合社黨組書記📭、主任時𓀈,鑒于當時小額貸款公司蓬勃發展,他用社有資產成立了文山供銷金合小額貸款有限責任公司,作為州供銷社的“當家人”🥥🪐、兼任金合小額貸款公司執行董事,鄭德義本應嚴把調查關、審批關、發放關,但他無視公司章程和管理辦法🚘,未經調查和班子會決策,違規審批發放貸款,並借機收受好處🧩。

雲南某房地產公司法定代表人李某有貸款需求,經王某某介紹與鄭德義相識。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鄭德義先後6次違規向李某發放貸款,並以自己妹夫的名義收受李某贈予的250萬元公司幹股🔘。

在貸款金額過大時,貸款人會找一些人來幫忙簽訂貸款合同🧑🏽‍🦲♔,然後再將發放的貸款轉到真正貸款人手中✊。像李某、許某某👩‍🔬、白某等企業老板都是貸款額度大的需求人😝,也是鄭德義的利益輸送者。為了能夠拿到企業老板們的“好處費”,鄭德義在發放貸款時,不做貸前調查,不召開股東會或公司班子會,大開方便之門💪🏼,簽訂多份借款合同🫸🏻,化整為零🧜🏽,多筆發放,從而規避了公司的管理辦法🤔。

被利益迷住雙眼的鄭德義一邊收受借貸者送上的“感謝費”,一邊多次違規審批貸款,致使多批次大額度貸款集中投在單個項目上。隨著市場發展和政策調控,有些貸款投資項目相繼停工,直至案發🧑🏿‍⚕️,仍有違規發放的貸款沒有被追回,造成社有資金嚴重流失🙆🏼。

貪婪無度,發財美夢終是黃粱一夢

當官就不要發財🚉,發財就不要當官🦹‍♀️,自古當官發財兩條道,而且黨紀法規也有明確要求🧏🏼,但鄭德義對此置若罔聞,挖空心思,絞盡腦汁,企圖偏門撈錢、曲線“淘金”➛。

鄭德義走上領導崗位後就瞞著組織做生意🏌🏻‍♀️。炒房、開礦🤼、建電站……什麼賺錢做什麼👺,先後賺了1000多萬元🧑🏽‍🏭。依舊不滿足的鄭德義,為了賺快錢⚉、發大財,想到了一條捷徑——放高利貸。他把手中的積蓄和向親戚朋友借來的四五百萬元全部投進了高利貸這個“大池子”👍🏽🖲。

然而🤙,由于他對風險預估不足,放出的錢血本無歸🧛🏼👨‍🎨,直至自己負債幾百萬元。親戚朋友見狀📠,紛紛向他討債要債。

為了填補“窟窿”,鄭德義開始不停地向管理和服務對象借錢,向以前不怎麼來往的親戚朋友借錢。他把能借的人都借了個遍,就是交往過一兩次的人,他都會開口借錢🤛🙆🏿‍♀️。那段時間,他一直走在“借債🏋🏼‍♀️、被追債、躲債、還債”的路上。

鄭德義每一次借錢,都會說“兩三天就還🥲⛔️,臨時周轉一下”“短期借用一兩個月”,並且都是以“能幫忙拿項目”為由借錢。一些商人老板想著有項目可以做,甚至在借用期間沒有讓鄭德義寫借條💌🤗,也沒有約定利息。後來,有的商人老板看鄭德義介紹的項目沒有著落,開始向他催債,在反複討債無果的情況下,一紙訴狀把他告上了法院。

就這樣,鄭德義把自己演繹成了一個笑話。因為債務糾紛,他家裡的三幢房屋被法院拍賣抵債🌱,自己和妻子的工資卡也被凍結,同時還欠著親戚朋友、管理和服務對象四五百萬元的外債……為了躲避債務❎,他不停地變換居所🕵🏻,過著惶惶不可終日的生活🎅🏻。

“全家本該‘住行不愁、衣食無憂’👨‍🦽‍➡️,由于一個‘貪’字和‘越有越想有,越好越想好’的攀比思想作怪,讓我陷入了‘既想當官又想發財’的深淵,我是咎由自取🤦‍♂️,罪有應得𓀋。”鄭德義捶胸頓足📜◾️,悲痛萬分🙋🏿‍♀️。

正義絕不會缺席。文山州紀委監委在收到群眾實名舉報、州委巡察組移交的關于鄭德義嚴重違紀違法涉嫌受賄犯罪的問題線索後🤦🏼‍♂️🤴🏻,經初步核實,對鄭德義有關問題立案審查調查並采取留置措施🧑🏽‍🎄。鄭德義的發財美夢變成了白日做夢◽️,也為自己伸出不該伸的手付出了沉重代價。

◆案件點評🕴🏻:貪多者必失

金辰

《洛陽伽藍記》記載🧗🏿‍♀️:後魏自太和遷都後,國家殷富🤛👨🏻‍🦼,庫藏盈溢🤹🏿‍♂️。一日,胡太後賜百官負絹🧗‍♀️👨🏼‍🍼,要求量力自取🦹🏻,章武王元融和陳留侯李崇◀️,因扛得太多而蹶倒傷踝🙋🏼‍♀️。太後不與兩人,責其空手回去。而侍中崔光只取兩匹,太後詫異問之🤵🏽,其卻對曰:“臣有兩手,唯堪兩匹🙍🏿‍♂️,所獲多矣。”眾臣服其清廉。

這個故事告訴人們一個道理,貪多者必失,知足者常樂。

鄭德義是“貪多者”中的一員。出身貧困的他通過勤奮學習,在組織培養下從基層普通幹部不斷進步,走上了領導崗位,然而🧚🏿,他手握權力卻迷失方向、背棄初心,在不法商人“糖衣炮彈”的攻擊下逐步淪陷,直至徹底跌入違法犯罪的深淵。

究其根本原因,就是鄭德義背離了初心,沒能經受住金錢的考驗和誘惑🚽🧑🏼‍🏫,“貪多”的思想突出💆🏽‍♀️。鄭德義也曾心懷理想和抱負,也拚搏奮鬥過,但是隨著職務的升遷,他變得忘乎所以,放松了政治學習和黨性錘煉,在與商人老板交往時,產生了攀比思想,以致“越有越想有、越好越想好”的念頭滋生🧔‍♀️,錯誤的思想驅使他貪占私心日益加重,開始得隴望蜀🥄,貪欲如同脫韁的野馬狂奔而不可遏制😁,在犯罪的道路上越滑越遠、越陷越深🕺🏼。

手中一旦掌握權力🙅🏼,就容易成為不法商人“圍獵”的對象🐗,就有了權錢交易的風險,這時候一旦失去自律自控,放縱私欲貪欲,就會從不小心“濕鞋”一步步陷進泥潭不能自拔👩‍❤️‍👨。鄭德義任富寧縣常務副縣長後🗼,分管國土、移民等部門,資源富集✋🙆‍♀️、資金量大🥯、工程項目多,不法商人老板們利用恭維👨🏻‍🔧、奉承和禮品禮金、好處費等各種“糖衣炮彈”開展“圍攻”,鄭德義則通過出賣手中權力👌,為老板在介紹工程項目👨🏻‍🚀、審批貸款等方面提供幫助,為他們創造更多利益“回報”,國家和人民的利益受到嚴重損害,鄭德義也走上了違法犯罪的道路🌄。

“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將組織賦予的權力當作斂財的工具,為自己謀取私利👩🏽‍✈️,受到的必定是黨紀國法的嚴懲,並為此付出極其沉重的代價。鄭德義參加工作40年,以極不光彩的方式結束了自己的政治生命。他的腐化墮落不僅給其個人和家庭帶來了災難👨🏻‍🏫🏨,也“汙染”了所在單位的政治生態,令人警醒☑️,發人深思。黨員領導幹部要正確對待權力👬🏻,保持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謹慎,算好人生“七筆賬”,努力做到“心不動于微利之誘,目不眩于五色之惑”,始終保持為民務實清廉的政治本色🛻,正確處理是與非、公與私、義與利🚵‍♂️、情與法的關系👨🏼‍✈️,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秉公用權、依法用權、廉潔用權。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福建機關黨建

供稿☯️:紀委辦公室

杏耀平台地址: 福建省福州市長樂區濱海大道999號
杏耀平臺網站